
發布時間:2021-12-16 14:26
12月15日,中國光伏行業年度大會在安徽滁州舉辦,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司長喬躍山出席會議并致辭。喬躍山指出,光伏產業是半導體技術和新能源需求融合發展的朝陽產業,也是全球主要國家高度重視和競相發展的新興產業。我國光伏產業經過十余年快速發展,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中央決策部署和業界共同努力下,已經成為少有的取得國際競爭優勢,實現端到端安全可控,并有望率先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
喬躍山表示,2021年以來,盡管接連遭受國際貿易壁壘復雜化、全球疫情防控形勢惡化、全球經濟形勢嚴峻、國際海運價格上漲、能耗雙控政策限制等多重復雜因素影響,尤其是從年初延續至年尾的供應鏈價格大幅上漲,中國光伏產業克服重重困難,繼續取得優異成績。今年1-9月份,多晶硅、硅片、電池、組件產量分別達到36萬噸、165GW、147GW、130GW,分別同比增長24.1%、54.2%、54.6%、58.5%,新增光伏裝機達到25.56GW,同比增長44.3%。
喬躍山強調,雖然我國光伏產業取得非凡成就,但仍存結構性矛盾和深層次問題亟待解決,如基礎研發有待提升、投資熱潮需要引導、產業鏈供應鏈協同機制亟待完善、國際貿易環境依然復雜、發電消納面臨諸多挑戰等。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世紀疫情沖擊下,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和不確定。我們既要正視困難,又要堅定信心,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創新驅動,推動高質量發展。
下一步,為深入實施“碳達峰碳中和”,貫徹建設制造強國、推動能源革命等重要部署,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將會同有關部門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強產業頂層設計。發布“十四五”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規劃等文件,編制推動能源電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促進太陽能光伏、新型儲能電池、重點終端應用、關鍵信息技術產品的融合創新,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促進新時期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統籌推動光伏產業健康發展。
二是強化行業規范管理。持續實施《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2021年本)》,在當前主流單晶硅電池轉換效率達到23%等成果基礎上,進一步引導光伏產業轉型升級、工藝技術進步、系統發電成本下降。
三是推動產業智能升級。統籌資源夯實產業基礎,進一步開展智能光伏試點示范,支持一批智能工廠和綠色工廠建設。聯合相關部委發布《智能光伏產業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年)》,促進智能光伏創新應用。
四是優化產業發展環境。加強產融合作支持光伏產業發展。指導全國光伏能源系統標委會換屆,加快《太陽能光伏產業綜合標準化技術體系》修訂工作,開展光伏電池尺寸等關鍵標準制修訂,指導開展組件回收利用研究。
五是推動光伏產業國際化合作。通過《新時代的中非合作》等白皮書展現我光伏走出去成果,深化中國光伏標準在湄瀾等區域推廣應用步伐,通過相關雙多邊協議加快我國光伏產業沿“一帶一路”加強布局。
六是加強行業監測和運行分析。指導骨干光伏企業自律發展,做好上下游產能協調和務實合作,避免個別環節大幅震蕩和大起大落,會同有關方面監管囤積居奇、哄抬物價的行為,指導協會加強行業運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