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布時間:2021-12-15 10:33
來源:電子信息產業網 中國電子報
12月6-7日,IMT-2020(5G)大會在深圳召開。在此次峰會上,“5G揚帆計劃”的諸多熱點問題被與會各方探討,其中5G行業應用是最大的話題。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聞庫表示,目前5G行業虛擬專網正在從1.0向2.0邁進,由To B通用網絡向各行業定制的網絡演進。
5G行業專網超2300張 模組價格下探500元
會上信息顯示,截止今年10月底,我國累計建成5G基站129.1萬個,覆蓋全國所有地級以上城市市區、97%以上的縣區以及50%的鄉鎮鎮區,行業虛擬專網數量超過2300張;5G手機、模組價格分別下探至1000元和500元,工業網關、車載終端、智能穿戴等新型終端不斷涌現;終端連接數超過4.7億,用戶滲透率達到28.7%,5G應用已覆蓋一、二、三產業的諸多領域,部分重點領域已進入商業落地階段。
聞庫說,目前5G行業虛擬專網正在從1.0向2.0邁進,由To B通用網絡向各行業定制的網絡演進,為持續推動5G行業虛擬專網的發展,建議如下:
第一,統籌5G行業虛擬專網標準。積極發揮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5G應用產業方陣等行業組織作用,加速推進與電力、鋼鐵、礦山等行業標準化組織的跨行業合作,形成各行業標準化落地保障體系,率先推動網絡模板標準落地。
第二,夯實5G行業虛擬專網產業基礎。加快行業定制化UPF、核心網及基站設備的研發及產業化,開展5G網絡服務能力平臺及邊緣計算平臺的研發,形成5G行業虛擬專網的定制化運營運維;加強行業5G芯片、模組、終端的技術攻關和產業化。
第三,構建5G行業虛擬專網安全體系。建立行業5G安全保障模板,以行業為主體形成新型安全體系;開展云管邊端各環節安全保障技術的研究,推進行業5G安全組網架構及關鍵設備的開發,提升5G行業虛擬專網的安全保障能力。
通過躍變實現5G應用縱深發展
中國電信副總經理夏冰認為,新基建承載著5G發展新實踐的物理載體,但靜態新基建不會自動成長為數字經濟的新動力,要通過躍變來推動5G應用的縱深發展。
要推動5G創新,實現從技術創新向應用創新躍變。中國電信正在推動5G發展從技術的“低廣高”(低時延、廣連接和高速率)向應用的“低廣高”(低成本、廣場景和高可靠)轉變。目前,中國電信自主研發的輕量級UPF、移頻MIMO系統、一體化邊緣云平臺、5G應用加速平臺等創新產品,均為廣大用戶提供了高可靠的應用保障。
要推動5G增效,實現從業務復制向能力復用躍變。面對行業客戶差異化需求,中國電信將能力原子化,創新推出5G能力魔方,通過能力的標準化和模塊化,實現行業場景需求挖掘時間縮短30%,解決方案制定周期降低20%,商務模式和報價時間縮短30%,交付成本降低40%,促進了5G規模復制及商業閉環。
要推動5G賦能,實現從孤島驅動向生態驅動躍變。中國電信牽頭成立天翼物聯產業聯盟和5G產業創新聯盟,深化構建NICES產品生態體系,形成覆蓋20類行業、200多個場景的5G應用方案。聯合合作伙伴共同打造深圳燃氣“5G+智慧燃氣數字賦能超大城市公共安全項目”、智慧南山“5G賦能先行示范智能城市治理標桿”等標桿應用。
推動5G向行業需求演進
面向未來,在ToC個人消費市場,隨著高清視頻及XR類業務規模化的發展,預計2025年熱點地區流量將達到50-100 GB,2030年最高可達250 GB,業務體驗將對網絡保障能力提出新挑戰。
在ToB行業應用市場,5G在驅動行業向更深層次轉型的同時,行業應用也對5G提出了“網絡無所不達、算力無處不在、能力無所不及”的更高發展要求。因此,亟需產業協作,凝聚共識,共同推進5G演進技術5G-Advanced。
中國移動研究院副院長黃宇紅表示,中國移動將圍繞“三”大方向、“十”大關鍵技術,構筑5G下一站。三大方向包括:卓越網絡、智生智簡和低碳高效。在卓越網絡方面,5G將圍繞天地一體、通感一體、多媒體業務體驗提升、極致覆蓋四大關鍵技術持續演進,為用戶構筑一張無所不達、極致體驗的5G網絡。在智生智簡方面,將圍繞網絡自動駕駛、云網融合/算網一體、無源物聯網三大關鍵技術,加速推進網絡實現智能化、能力開放化,降低5G建設成本和運營成本,提供更為便捷的5G服務,加速5G在各行各業的普及和滲透。在低碳高效方面,將圍繞綠色節能、全雙工、彈性小區三大關鍵技術,提升5G設備站點和網絡的能效,并通過5G賦能各行各業實現全產業鏈低碳節能,助力國家實現雙碳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