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子報、電子信息產業網
10月27日,全國工業互聯網平臺賦能深度行活動在青島舉行。會上,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信息化與軟件產業研究所工業互聯網研究室主任宋穎昌發布《“工業互聯網平臺+設備上云”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
此次《白皮書》發布,旨在闡明工業設備上云的總體定位、上云對象、技術要素、實施路徑和趨勢展望,增強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動能。2018年7月工信部發布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及推廣指南》中提到“實施工業設備上云‘領跑者’計劃”,《白皮書》針對高耗能設備、高通用設備、高價值設備、新能源設備四大重點領域提出了上云解決方案。
白皮書篇首介紹了對“工業互聯網平臺+工業設備上云”的整體規劃,回答了“工業網平臺+工業設備上云”為什么、是什么、如何干的問題。白皮書說,工業設備上云,對于用戶企業來說,能夠加速業務流程重組和生產方式優化,助力企業提質降本增效;對于設備供應商而言,能夠創新以產品和服務為中心的商業模式,對于平臺運營商而言,能夠助力完善技術支撐體系、完善推廣應用體系。
白皮書重點聚焦高耗能設備、高通用設備、高價值設備和新能源設備四類具有迫切上云需求、良好上云基礎、巨大潛在效益、廣闊應用場景的工業設備,探索梳理一套科學合理的工業設備上云解決方案。
白皮書指出,工業設備上云涉及工業設備數據采集、傳輸、分析和應用等多個環節,可以概括為“數據+模型+應用”三大技術要素。
白皮書基于“PDCA理論”(計劃——執行——檢查——處理)提出的工業設備上云實施路徑,是一個循環往返、持續迭代、不斷優化的過程,單個實施周期主要包括“整體設計——上云實施——應用部署——評估改進”等四個環節。
白皮書對設備上云提出了技術展望:第一,技術架構由中心型向邊云協同轉變;第二,核心引擎由單模型向混合模型轉變;第三,應用類型由管理型向多元創新轉變;第四,安全體系由軟件型向內部原生轉變。
白皮書正文共分十個部分,分別介紹煉鐵高爐、工業鍋爐、石油化工設備、柴油發動機、大中型電機、大型空壓機、工程機械、數控機床、風電設備、光伏設備十大設備的上云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