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打造高精尖產業2.0升級版:“2441”體系這樣布局

來源:全國科技創新中心

近日,市政府印發《北京市“十四五”時期高精尖產業發展規劃》。規劃披露,北京將積極培育形成兩個國際引領支柱產業、四個特色優勢的“北京智造”產業、四個創新鏈接的“北京服務”產業以及一批未來前沿產業,構建“2441”高精尖產業體系,打造高精尖產業2.0升級版。 

 

兩個國際引領支柱產業分別為新一代信息技術和醫藥健康:

新一代信息技術重點布局海淀區、朝陽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力爭到2025年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實現營業收入2.5萬億元;

  • 醫藥健康在新型疫苗、下一代抗體藥物、細胞和基因治療、國產高端醫療設備方面構筑領先優勢,北部地區重點布局昌平區、海淀區,南部地區重點布局大興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力爭到2025年醫藥健康產業實現營業收入1萬億元,其中醫藥制造達到4000億元。
  • 四個特色優勢產業分別為集成電路、智能網聯汽車、智能制造與裝備、綠色能源與節能環保。

    集成電路重點布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海淀區、順義區,力爭到2025年集成電路產業實現營業收入3000億元。 

  • 智能網聯汽車重點布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和順義、房山等區,建設世界級的智能網聯汽車科技創新策源地和產業孵化基地,力爭到2025年汽車產業產值突破7000億元,智能網聯汽車(L2級以上)滲透率達到80%;
  • 智能制造與裝備重點布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昌平、房山等區,力爭到2025年智能制造與裝備產業實現營業收入1萬億元,其中智能裝備部分達到3000億元;
  • 綠色能源與節能環保重點布局昌平、房山、大興等區,力爭到2025年綠色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實現營業收入5500億元。
  • 四個創新鏈接產業分別為:

    區塊鏈與先進計算重點布局海淀、朝陽等區,力爭到2025年實現營業收入超過6000億元;

  • 科技服務業重點布局“三城一區”、城市副中心,形成5個以上定位清晰、布局合理、協同發展的產業集聚區,力爭到2025年實現營業收入超過1.25萬億元;
  • 智慧城市產業在北京全域打造智慧城市應用場景,力爭到2025年實現營業收入3500億元,帶動上下游產業接近萬億,打造30個以上可復制、可推廣的標桿工程;
  • 信息內容消費重點布局海淀區、朝陽區、石景山區、通州區,力爭到2025年實現營業收入超過5000億元。
  • 同時,北京將搶先布局一批未來前沿產業,瞄準國際前沿搶占產業發展制高點,超前部署一批具有深遠影響、能夠改變科技、經濟、社會、生態格局的顛覆性技術方向,構建基于新原理、新技術的新業態新模式,為高精尖產業持續發展培育后備梯隊。

    铁牛视频app破解版免费-铁牛app破解版-铁牛app视频